《石勒》:拨开历史风烟,雕刻鲜活面孔
该书记载了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平民帝王石勒一生曲折起伏的经历,分上卷《奴隶而起》和下卷《帝王之业》。该书依据史籍所载石勒在军事征战和政治抚慰以及国家治理诸方面的主要历史事件为脉络框架构思而成。从头至尾的编著,都以叙事的方式呈现故事,以故事的方式承载史实,使史事的叙述视野紧扣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增强了小说情节的精神情感意蕴,再现了这位奴隶帝王的传奇人生。该书是87岁高龄老人毋福珠翻阅众多文献,手写六十余万字,历时十载春秋著成。
当我们说起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历代王朝的开国帝王时,我们往往关注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抑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们的故事在民间的戏剧舞台上、在茶馆里的说书艺人口中被反复演绎,近些年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也一再将他们推到观众面前。但也有一些被遮掩于历史的尘烟之下,很少被人提及的帝王,比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就是这样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
(资料图片)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纵览二十四史,出身草根阶层或身份尴尬的开国皇帝并不鲜见,但是从奴隶到皇帝逆袭的恐怕只有石勒。石勒(274年-333年)出生成长于古并州上党郡武乡县(今榆社、武乡、和顺一带),不仅出身贫苦,还是低人一等的羯人。当时的西晋王朝,政治局势动荡,各地天灾频繁,石勒一家流离失所,他甚至还曾沦为做苦力的奴隶并被多次转卖。但他孔武有力,正直刚强,且多谋善辩,并具有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于是身边渐渐聚集起一批愿意追随他的人。时势造英雄,石勒在各方势力的你争我抢中,不断发展壮大,创下了以“十八骑”起家,最终统一了大半个北中国的业绩,成为被载入史册的一代帝王。
毛泽东主席曾评价说:马上皇帝石勒是一位很有军事统帅能力和政治远见卓识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建立后赵,当了皇帝,一度统一了中国北方,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是从他开始的。由退休老干部毋福珠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石勒》正是将目光聚焦于这个奴隶皇帝,并带我们深入探究了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当这部煌煌六十万言、分上下两册的巨作出现在面前时,我首先不由得为它的厚重感到震惊,继而,当我翻开书页,一点点触摸到作者精心还原的那些历史脉络的时候,石勒和他的时代犹如一幅广阔的画卷,第一次清晰而立体地展现在了眼前。
历史人物传记类的小说在大众的认知中似乎是比较好写的,因为时代背景是既定的,所要表现的人物是既有的,历史事迹也是有据可考的,无需作家创造发挥。其实,只有真正写过的作家才会懂得它的难,难在考证工作的浩繁,难在材料的剪裁取舍,难在由史实到故事的虚实把握,难在如何让人物“复活”……“戴着镣铐跳舞”这句话,很适合用来概括传记小说的写作难度。毋老先生虽早年间就开始涉足文学创作,但他一生从政,公务繁忙,绝非是我们以为的专业作家身份,况且他投身这部作品的创作时早已年近八旬,并且前后花了足足十年工夫才大功告成。他这种知难而进、老骥伏枥、非写不可的热情与毅力,不知会令多少后生晚辈心生景仰,至少对于我本人而言就是如此,不禁想用“繁霜尽是心头血”这样的诗句来想象那个漫长、艰辛且孤独的创作历程。
在掩卷后的回味与咀嚼中,耳边似乎还回荡着一千多年前曾在脚下这片土地上响起的战鼓声声,新旧王朝的倾覆更迭,宫廷斗争的血雨腥风,如一幕幕影像般纷呈于眼前,不得不说,这就是小说的魅力,它让原本只是粗疏枝干的历史文献,变成了枝繁叶茂的文学作品,它让面目模糊的历史人物,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在这个转换升级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作家本人的创作力,他需要搜集、整理、归类、编织、剪裁、拼接、取舍,需要粗描、细刻,需要推理、演绎,需要在历史的空白处去想象、去填充……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中,作家倾尽全力,用情书写,实现了自己的创作理想,也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同时,在深入挖掘山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方面,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收获。
在《石勒》一书中,作者以石勒一生的奋斗史为线索,串连起了众多时代风云中的人物,既有对全局形势的展现,也有对个人命运的书写,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转述,读者可以随着书中的文字,跟随主人公转战四方的足迹,完成充满冒险色彩的“打怪升级”之路,见证这位从草莽中崛起的乱世英雄,最终登上帝位的奋斗历程。
在表现少年时期的石勒时,作者重点突出了他过人的才智与胆识。全书开篇,就为读者呈现了十四岁的石勒孝亲、吃苦、明礼的品质,以及在捕猎、射击和驭马等方面的过人技能。初入洛阳城,他因长啸东门而引发了骚乱,一腔少年傲气尽显纸端,特立独行的英豪形象可谓先声夺人,令人瞩目。由于出身原因,他的上两代人都被迫养成了隐忍不发、委曲求全的性情,而到了石勒身上,他由顺从、忍受,渐渐萌生出了可贵的抗争精神,这就使得他在日后筑就霸业成为一种偶然中的必然。
在表现青年时期的石勒时,作者重点突出了他在闯荡四方时经受的诸多磨炼,和在患难中与众多乡邻、兄弟结下的深厚情谊。他因重情重义、不畏强权、颇富才干而得到农场主人师欢的赏识,因此有机会从奴隶变成了一个自由人,但他的志向远不在此,而是与志同道合的牧帅汲桑共同开启了立业建功的新征程。
在表现中年时期的石勒时,作者重点突出了他在各方势力割据的局面下,骁勇善战,不畏强敌,积极寻找时机发展自己,当兵败遇挫时,他又能百折不挠,择主而栖,几经闪转腾挪,数次化险为夷。他知人善任,一呼百应,四方能人贤士主动投奔而来,他因此更加如虎添翼,事业进一步壮大。一次次的攻城掠地,一次次的杀伐决断之后,他终于一步步靠近了权力的中心,并最终在襄国城(今河北省邢台市)建立了后赵政权。
在表现晚年时期的石勒时,作者重点突出了他在治国理政方面所做的积极实践。在历史局限性的制约下,他重视儒学、善用汉臣,并广开招贤之路,实属难能可贵;他本一介武夫出身,目不识丁,却爱听书,并善于从前人的故事中总结经验,在谈儒论佛中悟得治国之道;他提倡休养生息,体察下情,生活俭朴,成为一段时期内推动时代前进的先进力量。当然,作者也客观地呈现出了石勒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领袖在政治谋划上的远见不足,导致秦朝的历史再次上演,毕生功业传至二世即亡,江山尽失,一族被灭,历史的车轮不得不再次驶向了混乱的泥淖,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扼腕。
本书中,作者通过史实渲染、合理想象等手法,以大量的场景性细节描写来表现石勒各个时期的主要事迹及精神成长史,从一系列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得道多助、信义无价,看到了生死患难、共同进退,看到了兼听则明、淡薄名利,以及一个天生领导者的独特魅力和他身上客观存在的不足。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失道寡助、骄兵必败、空谈误国、引狼入室等等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此外,引人注意的还有一点,就是作者在表现石勒的感情生活时也不惜花费笔墨。首先,作家精心构建了主人公在落难中遇到的一段纯真爱情,接着,写了夫妻离散后的彼此牵挂与艰难寻找,当得到妻子刘氏被困牢狱后,石勒和弟兄们还上演了一出智劫法场的大戏,自此,夫妻二人才终获团圆,成为全书中感人至深的场景之一。像这样有关帝王妻妾的故事,正史中大概率是不会细讲的,但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为我们设计出了极富中国味道的情节冲突,有美人救英雄,有万里寻夫,有阴差阳错,有冲冠一怒,诸如此类,深得中式传统戏剧的精髓,不禁令人拍案叫好,同时,这样的情节也令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信。
从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上看,作家借鉴了明清时期小说的范式,采取章回体的形式,以精炼的小说语言、紧凑的叙事节奏,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传统叙事的魅力。作家还充分考虑到了今人对于古代事物的理解力,采取随文加注的方式,为读者扫清了阅读上的障碍。
以“小说加传记”的笔法写一个重要人物,在其历史功过基本已有定论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发挥作家的主观能动性,既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也让故事主题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这其实是一个难题。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的确,从石勒这个由奴隶到帝王的主人公身上,我们确实能够看到,正是这种来自底层人民的如滚滚洪流般的磅礴力量,在推动着历史车轮缓缓前行。有了这样科学的历史观的指导,便保证了作家的创作是行进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的。因此,我相信,这本十年磨一剑的厚重之作,为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和这位帝王的文学爱好者,交出了一份相当完美的答卷。
高璟
来源:山西晚报